欢迎访问绿色数智服务平台官方网站 - 低碳数智服务,赋能绿色产业提质      当前日期:2025年10月21日 星期二

网站地图   |   电话 199-3556-3925 搜索

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向着绿色前行,书写高质量发展靓丽底色

来源:绿色数智 时间:2025-10-21 点击:2


  说到绿色发展,首先想到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始终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和美乡村,关键之处就在于坚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绿水青山美丽画卷遍布,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以尊重自然为根本,擦亮“青山碧水”靓丽底色。人类在自然界中生活,必然要与自然界互动、在自然界中发展,进行生产活动,那就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保护的关键在“防”,核心在“守”,唯有守住生态底线,才能从源头上避免“先破坏后治理”的被动局面。广大党员干部要着力提升对于绿色发展的政治站位和思想觉悟,对自然界缺乏敬畏心,只索取不投入,只发展不保护,势必会造成生态系统失衡,最终也会伤害自身。党员干部要树立起“未雨绸缪”的综合理念,从生态敏感区入手,对开工的项目,企业生产等进行环境评估工作,从源头上堵住“污染口”。身处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更要用脚步丈量生态发展底线,捕捉“滥砍滥伐”“违法开荒打井”苗头问题,引导群众做生态环境保护卫士,让绿色成为生态环境底色。

  以顺应自然为保障,铺开“湖光山色”生态新景。《老子》中曾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孟子》有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荀子》写道:“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先辈们的哲学思想中蕴含着人类按照自然规律生产生活的智慧,人类与自然唯有和谐相处,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真正实现“生态美,人民富”。在基层的党员干部群众也要积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本地发展优势,合理有效利用本土资源,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特色林果等绿色产业,让绿水青山变成真正意义上的金山银山和致富靠山,让广大群众在“栖息美”的同时享受“致富美”,让美好生态环境真正变成“钱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收益最大化。

  以保护自然为关键,书写“锦绣河山”美丽画卷。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想要发展,必须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丰富的生态理念,中华民族历来高度重视在顺应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不能“一刀切”,更关键的是要注重“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比如:在进行春冬灌溉时,既要治理渠道内水源污染,也要管控渠道内垃圾,让生态治理更平衡,更长久。在进行垃圾分类处理时,既要综合考虑危害性垃圾处理,也要注意可回收垃圾的再利用。从长远发展来看,保护自然意味着更多党员干部要先行一步做出示范,起到带头作用,对基层一线来说,保护自然要常态化开展防风治沙植树造林行动,对于政府、企业来说,保护自然就要出政策、搭平台,节能减排,让每份力量都融入生态环境保护中,让治理难题变成风景亮点。



官网
绿色数智服务平台—低碳数智服务,赋能绿色产业提质 邮箱地址:249299960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21:00 周六至周日(含节假日):8:30-18:00
绿色工厂数字化改造绿色报告报告查询政策导读新闻资讯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199-3556-3925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