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绿色数智服务平台官方网站 - 低碳数智服务,赋能绿色产业提质
当前日期:2025年09月28日 星期日
网站地图 | 199-3556-3925
来源:绿色数智 时间:2025-09-28 点击:1
与“五个中心”的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相协调,上海的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也要具有世界影响力。其中,至少有四个方面有潜力成为上海在世界上的绿色亮点,建议十五五规划及到2035年的十年里,强化它们的世界级战略定位,加强市级领导和跨部门的协同,提供体制机制法制和资金的坚强保障。
一、“一江一河”是上海绿色城市更新的世界级窗口
1.重要意义: 从2002年上海筹办世博会以来,黄浦江和苏州河一江一河两岸城市更新实现了“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蜕变,已经产生了世界声誉。下一步要版本升级发展融绿色、文化、创新于一体的一江一河3.0版,要成为展示上海大都市生态文明城市更新的世界级窗口。
2.关键问题:现有一江一河城市更新注意了生态绿色,但是总的感觉是破碎化和非主流,生态建设散布在各个领域不是主导。一江一河的版本升级需要在绿色发展方面提高能级强力呈现,要从绿色生态、绿色产业、绿色生活的“三个生”的角度,系统考虑一江一河滨水岸线的绿色更新与绿色发展。
3.发展建议:1)一江一河的绿色发展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生态自然方面强调基于自然的滨水岸线修复(NbS),如世博文化公园湿地;二是在绿色经济方面,低碳绿色的沿岸建筑改造要与经济功能的低碳绿色转型相结合,如徐汇滨江的绿色人工智能发展;三是在绿色生活方面,要强化一江一河沿岸的绿色生活,如包括步行、跑步和骑车的滨江绿道发展成为上海一号慢行空间。
2)一江一河的绿色三螺旋要连点成线有规模性,从徐汇滨江到北外滩再到杨浦滨江要形成城市中心的绿色创新线,城市更新使滨水岸线变得越来越休闲、越来越好玩的同时,也要越来越有利于激励创新与创意。城市创新空间有“科技回城”的趋势,上海大都市创新空间要从原来的远离中心、外围集中升华到轴线引导、内外联动。
3)设立市级跨部门的专项课题,对一江一河的绿色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性和整合性的一江一河岸线绿色发展战略和项目布局,要纳入十五五规划进行重点突破。每年的联合国世界城市日论坛,可以作为持续发布一江一河绿色发展成果的窗口。
二、绿电支撑AI打造零碳算力先行城市
1. 重要意义:中国基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绿色人工智能和绿色算力,与美国特朗普政府回过头去用化石能源去支撑人工智能发展是不同的,也与欧盟强调绿色低碳却缺少高水平智能技术支撑是不同的。上海要承担国家战略,将发展人工智能与能源低碳转型融合起来,率先构建以可再生能源和新型电力系统为基石的绿色智能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在新赛道上占据制高点。
2.关键问题: 上海目前有关人工智能发展与低碳绿色相结合的程度仍然比较弱,绿色低碳与人工智能协同发展在战略上不明确。AI产业扩张特别是算力扩展与绿电供给缺乏系统对接,上海本地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不适应未来算力的指数式增长。绿色电力基础设施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电网改造、储能布局分属多部门管理,建设进度脱节。
3.发展建议:一是确立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定位是走基于可再生能源和新型电力系统的绿色智能和绿色算力道路,上海要成为中国绿色智能发展的探索者。二是成立“AI-绿电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研究制定《AI算力零碳发展专项规划》,作为十五五规划和未来市级重大工程进行推进。三是尽快做大上海本地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和实际发电能力,促进算力中心绿电直连和建设零碳算力园区。
三、环城生态公园带成为国际大都市“环城绿脉”范例
1.重要意义: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带从谋划到建设正好30周年,已经初步形成了不同于伦敦、巴黎、纽约以及东京等同类全球城市的城市绿带特色。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带除了空间隔离和生态建设功能,还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功能,可以携手一江一河,塑造成为上海建设中国式全球城市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世界级标志物。
2.关键问题:目前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进度缓慢,规划面积50-60平方公里,目前完成40平方公里。环城生态公园带属于跨部门的市级行动,虽然有跨部门的规划,却没有市级跨部门的协调机制和资金保证,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建立市级领导小组进行推进。
3.发展建议:一是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领导小组,保障发展目标可以在未来十年中实现。二是研究和强化环城生态公园带融生态、社会和经济为一体的混合功能,与一江一河互相配合形成上海主城区第二个大的生活秀带。三是制定《环城生态公园带功能提升十年发展规划(2025-2035)》,通过几个三年行动计划进行推进。
四、崇明生态岛要做强经济社会领域的世界级项目
1.重要意义: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于2015年正式提出,到今年正好10周年。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战略定位,是要建设生态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社会三生协调的世界级综合性生态岛,这样的发展定位和实践是目前世界上同等级的岛屿地区以及纽约、东京等全球头部城市所没有的。崇明作为上海大都市的组成部分走生态立岛发展道路有世界意义。
2.关键问题:2024年崇明东滩湿地申遗成功,2025年崇明申报国际湿地城市成功,是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在生态自然保育领域得到世界认可的两个成功。未来需要在生态经济和生态社会领域加大力度,有亮点和成绩获得世界性的成功,以便实现综合性的世界级生态岛的目标。崇明的卡脖子问题是生态优势如何转化成为发展优势。
3.发展建议:一是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需要在生态产品价值(GEP)理念基础上进一步精准定位。崇明本岛的生态产品价值,物质供给功能占比9.1%,生态调节功能占比52.8%,文化服务功能占比38%,因此崇明建设生态岛,不是建设严格保护的生态涵养空间,如北京的延庆(生态调节功能占比91.4%),而是要在保持自然资本前提下建设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生态岛。二是目前在生态自然系统上有了世界级的项目,未来需要在经济和社会系统进行世界级的突破。例如,在生态产业方面把崇明特有的苦草茶、藏红花、种源农业发展成为世界级的生态经济产品,在生态居住方面塑造有世界影响力的功能混合、生活舒适的崇明特色慢城慢生活模式。三是在上述基础上研制十五五规划,重点攻克生态优势转化成为发展优势的战略思路和主要行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