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绿色数智服务平台官方网站 - 低碳数智服务,赋能绿色产业提质      当前日期:2025年08月24日 星期日

网站地图   |   电话 199-3556-3925 搜索

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解码“两山”理念——从余村蝶变看绿色发展的中国密码

来源:绿色数智 时间:2025-08-21 点击:4


  2005年8月15日,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核心的“两山”理念在安吉余村诞生。20年来,余村从“山是秃头光、水成酱油汤”,到“人在余村走、就是画中游”,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025年暑假,在“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浙师大外国语学院“浙美青传”实践队湖州分队走进安吉余村,实地考察以探“两山”理念之奥,回望二十载以悟余村蝶变之妙。

  思想原点:从「石头经济」到「“两山”理念」的觉醒

  余村的历史,曾是一段与矿山紧密相连的岁月。20世纪90年代,余村村民依靠炸山开矿和经营水泥厂发展经济,虽然鼓起了村民的腰包,却让生态环境付出了沉重代价。山体破坏、水土流失、空气污染……安全生产事故更是频发,让村民笼罩在阴影之下。

  2002年,余村人响应“生态省”“生态县”的号召,毅然决然关停了矿山和水泥厂,为余村的绿色转型埋下了伏笔。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调研。在村党群服务中心,习近平详细了解余村的发展情况,对余村下决心关停矿山、发展休闲经济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这一理念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余村人的前行之路。

  蝶变之路: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跨越

  安吉余村,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和实践的典型范例,在其二十年的变迁中,实现了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华丽转变,走出了一条生动的绿色发展之路。 20世纪90年代,在余村仅4.8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3个矿山、1个水泥厂,俗称“一厂三矿”。两三百位矿工以此为生,也让余村迅速成了安吉的“首富村”。但余村的青山绿水却在砰砰炮声中变了样,也导致不少在厂矿工作的村民轻者腰酸背疼,重者得了尘肺病,甚至终身伤残。 2002年的关停仅仅是第一步,余村迅速展开了矿山复绿行动,修整村道,治理污水,改造农房,曾经被烟雾笼罩的矿区成为了人人称道的生态景区,曾经的矿工也转型成了导游、民宿老板等等。

  余村景区的一位木雕老板表示,曾经在矿山上谋生的时候是极其艰辛的,需要付出无数的汗水,尤其是在这样烈日炎炎的天气下,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而如今可以在市集上摆个小摊,卖点小木雕、小玩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余村从“卖石头”到“卖风景”虽然要经历转型初期村民年均收入由3.2万元骤降至1.8万元的阵痛期,但当竹林碳汇交易突破200元/吨、生态民宿入住率连续三年超85%时,足以揭示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现实路径的可行性。 这场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深刻变革,正是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发展方式绿色蝶变的时代缩影。

  绿色经济: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的升华

  安吉余村,这个曾经以开矿为主的普通山村,如今已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典范,完美实现了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的绿色经济升华。 实践队赴安吉余村调研,首站至余村文化礼堂展示厅,梳理当地发展历程,勾勒绿色发展轨迹。展厅内图文、数据及多媒体演示,全方位呈现余村从传统矿业村到生态示范村的华丽转身。余村人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这片土地以生动实践印证着“两山”理念的实践伟力。安吉新能源企业的发展,更是在为余村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通过与当地村民和干部的交流,大家了解到余村在绿色转型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从关停矿山、修复生态,到发展生态旅游、特色农业,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但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余村的实践让大家深刻认识到,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绿色发展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还能带动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白茶种植面积超万亩,采用有机种植模式,保障茶叶品质并保护生态环境,游客可参观基地、了解工艺、品尝白茶。竹产业方面,余村开发竹工艺品、竹纤维制品、竹食品等,游客可参观竹林、购买工艺品。荷花山漂流河道全程2公里,水质清澈,风景优美,游客在体验漂流的同时,感受生态与经济的融合。

  未来图景:从「中国样板」到「世界方案」的延伸

  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视频讲话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 余村这一样板,既有生态修复的技术路径,更有发展逻辑的范式革新:它证明绿水青山可变为金山银山的转化并非空想,而是能通过制度创新、产业升级、民生协同实现的可持续路径,为发展中国家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二元对立提供了现实参照。 从“中国样板”到“世界方案”的延伸,是文明互鉴的必然,更是责任担当的彰显。当“两山”理念的种子播撒向全球,它不再是单一模式的输出,而是化为因地制宜的生态智慧。以余村之变鉴全球之策,以东方智慧启世界之思,这场从村落实践到全球治理的跨越,终将让绿色发展理念在不同文明土壤中绽放,共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新图景。


官网
绿色数智服务平台—低碳数智服务,赋能绿色产业提质 邮箱地址:249299960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21:00 周六至周日(含节假日):8:30-18:00
绿色工厂数字化改造绿色报告报告查询政策导读新闻资讯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199-3556-3925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