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绿色数智服务平台官方网站 - 低碳数智服务,赋能绿色产业提质      当前日期:2025年08月09日 星期六

网站地图   |   电话 199-3556-3925 搜索

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农业发展绿色转型的重庆探索与实践

来源:绿色数智 时间:2025-08-08 点击:2


  重庆通过优化产业布局、转变生产方式、强化数字赋能、拓展品牌市场以及建设支撑体系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已建成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区12个,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3.7%,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82%,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9年递减,废弃农膜回收率达95%。全市耕地质量等级提升至4.45、同比提高0.07个等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9.4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44个百分点,累计新建及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888万亩。“长江十年禁渔”成效显著,长江干流重庆段监测到鱼类104种,较禁捕前增加58种。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连续8年保持为Ⅱ类。

  加强规划引导,推进农业产业布局优化。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关于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统筹优化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发展布局。主城都市区重点发展都市农业;渝东北加快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渝东南提质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发展方向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粮油、绿色加工、生态循环农业、智慧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产业分布上,低海拔平坦区域主要发展粮猪菜等重要保供农产品,山腰半坡主要发展柑橘、脆李等特色产业,高山地区主要发展中药材等。

  突出生态优先,加快绿色发展方式转变。重庆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转型过程中,将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化转型置于关键位置,通过推广一系列环境友好型技术和模式,显著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涪陵区大力推广“配方肥+秸秆还田”“配方肥+土壤改良”“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科学施肥技术模式,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3%以上。万州区整区推广“源头控水+低架网床+益生菌+异位发酵”的生态养殖技术,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实现全覆盖,粪污产生量比传统养殖模式减少70%。合川区推行“畜—沼—果(菜)”的种养循环模式,结合油橄榄、柑橘、枇杷、蔬菜种植,建成生态种养循环农牧示范基地30余个,年减少化肥使用量2000吨以上,有效解决养殖面源污染问题。

  聚焦提质增效,引领生态特色产业壮大。坚持经济作物不与粮争地,不与生态争空间,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兼顾的特色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产业链产值达1845亿元,项目区农民收入较建设前平均增长20%以上。建成全产业链产值超3000万元的专业村125个、超2亿元的专业镇63个。大力培育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和达标合格证农产品,有效期内绿色优质农产品3123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99.29%,高于全国1.48个百分点。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培育和标准化生产,绿色食品品牌总量在全国排位第5,累计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7个。高山蔬菜年供应能力250.9万吨,设施蔬菜产量259.7万吨,柑橘产量490万吨。巫山脆李、涪陵榨菜、奉节脐橙品牌价值分别达105.17亿元、379.24亿元、381.7亿元。积极发展生态、经济价值兼顾的特色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全市生态特色农业总规模达3800万亩、综合产值4500亿元,10条百亿级生态农业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1838亿元,规上加工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3%。累计建成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8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90个、精品线路200余条,乡村休闲旅游经营收入1075亿元。

  “数智赋能+市场拓展”,提升绿色产品竞争能力。在数智赋能方面,建成数字种业、数字种植业、数字畜牧业、数字渔业等市级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近300个。建成生猪、脆李、柑橘产业大脑,“生猪产业大脑”服务主体20万余个,使用量超过300万次,线上交易超1200亿元。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区县一件事“一地创新、全市共享”。发布上线“巴渝农耕文化数字一张图”。在品牌打造方面,重庆市积极培育和推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广“巴味渝珍”“巫山脆李”等区域公用品牌,并支持区县打造地方特色品牌。武隆区“寻味武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功注册,并积极融入“巴味渝珍”重庆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体系。在市场拓展方面,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支持打造网货生产基地和产地直播基地,拓宽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促进绿色农产品的产销对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今年一季度,重庆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35.46亿元,同比增长12.17%,较全国农村高出2.9个百分点。

  构建支撑体系,全面保障农业绿色发展。在科技支撑方面,重庆市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州区与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等单位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组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专家团队,开展技术应用试验、政策研究、技术推广等工作。同时,开展科学监测与评估,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借鉴长江经济带其他省市的先进经验。在人才支撑方面,重庆市建立多层次农业数字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农村教育在培育“数字农民”中的基础性地位,发挥科技企业、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的作用,大力培育农业数字人才。在基础设施支撑方面,重庆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改建“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移动互联网、农业物联网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等网络设施建设等。在金融服务支撑方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重庆分行持续加强绿色信贷政策传导落实。2024年以来,投放绿色贷款231亿元,重点支持农业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江河湖库污染防治、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等领域。


官网
绿色数智服务平台—低碳数智服务,赋能绿色产业提质 邮箱地址:249299960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21:00 周六至周日(含节假日):8:30-18:00
绿色工厂数字化改造绿色报告报告查询政策导读新闻资讯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199-3556-3925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