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绿色数智服务平台官方网站 - 低碳数智服务,赋能绿色产业提质
当前日期:2025年09月30日 星期二
网站地图 | 199-3556-3925
来源:绿色数智 时间:2025-09-30 点击:4
交通运输领域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排放量持续增长。2021年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总量达10.02亿吨,占当年全国总排放的7%。从排放结构看,道路交通运输是排放量最大的运输方式,约占总排放的79.15%,其次分别是航空、水路、轨道交通和管道。
综合来看,影响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在于运力运量的需求以及对应的能源消费。
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飞速发展,有效地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力促进了我国运力运量的增长。近十年来,除内河航道里程受资源环境客观影响增长缓慢外,铁路营业里程、公路里程、定期航班航线里程、管道输油(气)里程都大幅增长。交通运输工具和运力方面,我国呈现出“量优质升”的局面。2024年铁路和民航运输工具数量达到近十年来历史新高,公路和水路运输交通营运工具数量显著减少,但运载能力大幅提升。交通运量方面,我国货物运输总量和货物周转量都呈现出波动式增长的局面。2024年货物运输量总量为578.36亿吨,货物周转量达到26.2万亿吨公里,均创十年来新高。在客运上,我国客运量稳步下降,但旅客周转量呈增长趋势。
交通用能方面,不同能源品种消费量呈现不同消费特征。汽油消费量仍处高位,但增长动能已明显减弱;柴油是交通运输领域消费最多的能源品种,消费量已进入平台期;煤油消费随着新冠疫情的结束而逐渐恢复,并呈增长态势;燃料油消费受航运业需求支撑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天然气和电力在交通运输领域需求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为行业低碳转型注入动力。
总体来看,交通运输领域绿色转型依然面临较大挑战。一方面交通运力运量需求的持续增长将带来能源的持续消耗;另一方面,化石能源依然占主导地位,交通部门90%的能源使用均来自石油制品,导致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随着能源需求增长而增加。积极的方面是,占交通运输排放最多的道路运输单元低碳转型进展相对较快,电动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提升,LNG和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快速增长有效降低了汽柴油的增长需求。
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总引领下,我国交运输领域绿色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交通运输领域沿着交通运输工具电气化、交通基础设施融合化、交通运输方式集约化,以及交通用能清洁化的绿色转型路径有序推进。展望“十五五”,交通运输领域绿色发展的趋势日趋清晰,转型进程中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值得关注。
交通运输工具电气化方面,新能源汽车成为关键新兴负荷,将促进新业态发展。2024年我国新增汽车保有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跃升至66.58%,标志着我国燃油汽车逐步迈向存量市场,一方面交通运输领域汽柴油消费拐点将加速到来,另一方面交通运输领域新增用电量将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成为电力领域关键新兴负荷。因此,电动汽车与电网协同应用场景相关业态将兴起。电动汽车无序充电将给发电、输电、配电系统带来挑战,同时其负荷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调节性,可为电力系统调控提供新的调度资源。服务新能源汽车参与电力系统用户侧削峰填谷、需求响应、电力调峰辅助、电力调频等的技术将迎来发展机遇。
交通基础设施的融合化体现在与能源系统的融合,以及智能化的融入。一是围绕新能源汽车充电场景构建配套电力基础设施。发电侧,电动汽车无序充电将导致电网峰值负荷大幅增加,需要配备相应的顶峰资源或者调峰措施。输配电侧,商业楼宇和居民区配电变压器最大负荷也将随之大幅提升,需开展电力扩容改造,以及采取相关调节手段。用电侧,2024年桩车增量比仅为1:2.7,充换电基础设施配套产业仍有较大增长潜力。二是交能融合推动智能电网和交通基础设施网有效结合。随着我国交通和能源领域转型发展协同关系日益紧密,交通和能源融合发展的潜力将进一步激活,典型应用场景包括: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光伏+储能建设,客运场站节能降碳改造等。三是智慧交通系统在交通绿色转型中应用更加广泛、深入,以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和运营质效,从而降低交通运输的碳排放。智慧交通未来重点应用场景包括:1)绿色物流体系构建,通过“数据互联”和“智能决策”,助力多式联运智能协同、货源与运力数据匹配,以及运输决策优化等。2)提升交通管理效率,通过车路协同、智能网联等技术,实现精准公交、智慧停车诱导、自适应交通信号灯控制等交通终端应用。3)物流过程碳排放核算与监测,通过运行数据监测,实现运输环节碳足迹追踪核算,以及终端碳普惠、碳账户应用。
交通运输方式集约化方面,将着力于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运输服务“软提升”,从而优化交通运输结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铁路专用线建设、内河航运码头建设、运河线路建设等水路基础设施建设值得关注,以促进运输方式由污染和排放更大的道路运输、航空运输向更加集约高效的铁路、水路运输方式转换。软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将聚焦于运输服务水平的提升,将通过加大数据基础设施、软件开发、区块链信息技术等新兴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建设,以实现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目标。
交通用能清洁化方面,近年绿色燃料作为交通运输领域电能替代方案的补充,相关鼓励政策密集出台,叠加国际上对航运和航空领域碳排放要求日益趋严,绿色燃料产业呈兴起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