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绿色数智服务平台官方网站 - 低碳数智服务,赋能绿色产业提质      当前日期:2025年09月23日 星期二

网站地图   |   电话 199-3556-3925 搜索

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十五五”绿色发展目标下碳排放评价的指标设计与应用研究

来源:绿色数智 时间:2025-09-23 点击:1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坚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十五五”时期作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关键阶段,绿色发展成为核心主题。2025年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将碳排放评价纳入节能审查体系,这一创新性举措对我国绿色发展意义深远。碳排放评价指标设计是确保政策落地的关键,科学合理的指标不仅能准确衡量项目碳排放水平,还能为政策制定、项目决策提供有力依据,指引各行业朝着低碳、绿色方向转型升级

  “十五五”绿色发展目标概述

  (一)目标的提出与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总量持续增长,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高度关注,我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十五五”规划是在这一背景下,为实现阶段性减排目标、推动经济绿色转型而制定,旨在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 ,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二)目标对碳排放评价的要求

  要求全面、准确衡量项目碳排放情况。不仅要核算项目直接碳排放,还要考虑间接碳排放,如电力消耗产生的隐含碳排放。需评估项目碳排放对区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影响,判断项目是否符合区域整体减排规划。推动项目采取有效降碳措施,指标设计应能激励企业采用节能技术、优化生产工艺、增加可再生能源利用,减少碳排放。

  碳排放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指标设计基于科学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和理论,充分考虑项目生产工艺、能源消耗特点,确保数据来源可靠、计算方法准确,能真实反映项目碳排放水平。例如,在计算能源活动碳排放时,依据权威的碳排放因子数据库,结合项目实际使用能源种类和数量进行核算。

  (二)系统性原则

  从项目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涵盖项目建设、运营、报废等各个阶段碳排放相关因素。包括原材料采购运输、生产过程能源消耗、产品使用及废弃处理等环节碳排放,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以钢铁项目为例,既要考虑生产过程中煤炭燃烧排放,也要考虑铁矿石开采运输以及钢铁产品后续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

  (三)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数据易于获取和统计,计算方法简便可行,评价过程不过于复杂,便于企业和管理部门实施。例如优先选取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可直接获取的能源消耗数据、产品产量数据等作为基础指标,避免使用难以测量和统计的数据。

  (四)动态性原则

  随着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和政策调整,碳排放评价指标需适时更新和完善。及时纳入新的低碳技术应用、新型能源使用等因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绿色发展需求。如随着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逐渐成熟应用,在指标设计中考虑其对项目碳排放的影响 。

  新办法下碳排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核心指标

  1. 碳排放总量:指项目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和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是衡量项目碳排放规模的关键指标。直接排放包括项目燃烧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产生的排放;间接排放主要是项目消耗外购电力、热力等导致的排放。

  2. 单位产品碳排放:用项目碳排放总量除以产品总产量得到,反映单位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便于不同企业、不同项目间进行横向比较,衡量企业生产效率和碳排放控制水平。如对于水泥生产项目,单位产品碳排放可直观体现该企业水泥生产工艺的碳排放情况。

  3. 单位增加值(产值)碳排放:将碳排放总量与项目增加值(或产值)相除,考量项目经济产出与碳排放的关系,反映项目在创造经济价值过程中的碳排放效率,有助于评估项目对区域经济和碳排放的综合影响。

  (二)辅助指标

  1. 能源消费结构指标: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等各类能源在总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通过分析能源消费结构,可了解项目对化石能源依赖程度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为能源结构优化提供方向。若某项目煤炭消费占比过高,可针对性提出降低煤炭使用、增加清洁能源替代的建议。

  2. 碳减排措施指标:评估项目拟采取的碳减排措施,如采用节能低碳技术装备(高效电机、余热回收装置等)应用情况、可再生能源替代比例(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占总用电量比例)、煤炭消费控制和压减计划等。这些指标体现项目在降碳方面的实际行动和潜力。

  (三)特殊行业指标

  1. 高耗能行业:如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根据其独特生产工艺和碳排放特点,设置针对性指标。如钢铁行业可增加吨钢综合能耗、吨钢二氧化碳排放等指标;化工行业考虑特定化学反应过程碳排放、单位产品原料用能等指标。

  2. 新兴产业:对于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等新兴产业,除通用指标外,还可设置如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率、光伏组件生产能耗及碳排放等指标,以适应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促进其绿色发展。

  指标在项目碳排放评价中的应用

  (一)项目前期评估

  在项目规划和可行性研究阶段,运用碳排放评价指标对项目进行全面评估。通过计算各项指标,判断项目碳排放水平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政策要求。若某新建化工项目单位产品碳排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需重新优化生产工艺、选用更节能设备,降低碳排放,否则项目可能无法通过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

  (二)项目建设过程监督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依据碳排放评价指标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项目是否按照规划设计采用节能降碳技术装备、落实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措施等。若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与碳排放评价报告不符情况,及时督促整改,确保项目建成后能达到预期碳排放控制目标。

  (三)项目运营阶段监测与改进

  项目投入运营后,持续监测碳排放评价指标,定期核算碳排放总量、单位产品碳排放等指标。通过与项目前期设定目标对比,分析指标变化趋势,找出碳排放超标的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如某企业运营一段时间后发现单位增加值碳排放上升,经分析是由于生产设备老化、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可通过设备更新改造、加强能源管理等措施降低碳排放。


官网
绿色数智服务平台—低碳数智服务,赋能绿色产业提质 邮箱地址:249299960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21:00 周六至周日(含节假日):8:30-18:00
绿色工厂数字化改造绿色报告报告查询政策导读新闻资讯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199-3556-3925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