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绿色数智服务平台官方网站 - 低碳数智服务,赋能绿色产业提质
当前日期:2025年08月07日 星期四
网站地图 | 199-3556-3925
来源:绿色数智 时间:2025-08-07 点击:3
(一)深化工业节能降碳 推动重点行业能效提升:制定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开展能效对标达标行动,实施节能改造工程。到 2030 年,重点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达到 50% 以上。
优化能源结构: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有序推进煤炭减量替代,加快发展氢能、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到 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5% 左右。
推进工业用能电气化:在铸造、玻璃、陶瓷等重点行业推广电锅炉、电窑炉、电加热等技术,开展高温热泵、大功率电热储能锅炉等电能替代,扩大电气化终端用能设备使用比例。
(二)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扩大绿色制造覆盖面:持续开展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创建工作,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绿色制造服务支持。到 2030 年,绿色制造体系覆盖 80% 以上规上企业。
推广绿色产品:建立健全绿色产品标准、认证和标识体系,扩大绿色产品供给。到 2030 年,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 30% 以上。
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推动龙头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加强对供应商的绿色评价和管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绿色发展。
(三)推进资源循环利用 加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开展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工程,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提高固废资源化利用水平。到 2030 年,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 65% 以上。
发展再制造产业:完善再制造产业政策体系,培育再制造产业集群,扩大再制造产品应用范围。到 2030 年,再制造产业规模达到 1 万亿元以上。
推动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强工业废水处理和回用,推广节水技术和装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到 2030 年,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15% 左右。
(四)促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 利用工业互联网优化能源管理:建设工业互联网能源管理平台,实现对企业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测、分析和优化。到 2030 年,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数字化覆盖率达到 80% 以上。
发展智能绿色装备:加大智能绿色装备研发和应用力度,推广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技术和装备。到 2030 年,智能绿色装备市场占有率达到 40% 以上。
推动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创新,探索 “互联网 +” 绿色制造新模式。到 2030 年,培育 100 家以上数字化绿色化融合示范企业。
(五)强化绿色技术创新 建立创新平台: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攻关。到 2030 年,建成 50 个以上国家级绿色技术创新中心。
支持关键技术攻关:聚焦氢能、CCUS、储能、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到 2030 年,突破 10 项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绿色技术。
促进产学研合作: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到 2030 年,绿色技术成果转化率达到 60% 以上。
(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健全法律法规:加快制定《工业绿色发展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善工业绿色发展标准体系。
优化财政金融支持:加大财政资金对工业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产业的信贷投放。到 2030 年,绿色信贷余额达到 50 万亿元以上。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工业绿色发展标准,加强标准实施和监督。到 2030 年,制修订 100 项以上工业绿色发展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七)推动工业绿色国际合作 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积极参与全球绿色治理,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绿色贸易规则。
促进绿色技术和装备出口:加强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绿色合作,推动绿色技术、装备和标准输出。
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建立绿色贸易壁垒应对机制,加强对欧盟 CBAM 等绿色贸易措施的研究和应对。